Hot news

news

最新消息

房地合一稅申報列舉成本費用 注意5大錯誤就不吃虧

房市新聞

發布日期 : 2024/03/28

申報房地合一稅,計算交易所得時,應以交易時之成交價額減除原始取得成本,與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而支付之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仍有不少民眾申報房地合一稅列舉成本費用時錯誤,而慘遭國稅局補稅與處罰。

個人出售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屋、土地,於申報房地合一稅,計算交易所得時,如為出價取得,應以交易時之成交價額減除原始取得成本,與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而支付之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稅務專家提醒,仍有不少民眾申報房地合一稅列舉成本費用時錯誤,而慘遭國稅局補稅與處罰,尤其是5大型態錯誤列報,值得民眾注意。

其中前述取得及改良之必要費用,包括取得房屋土地達可供使用狀態前支付的必要費用(如契稅、印花稅、代書費、規費、公證費、仲介費等),於房屋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完成前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以及取得房屋後支付能增加房屋價值或效能且非2年內所能耗竭的增置、改良或修繕費,民眾申報時應檢附「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成本費用明細表」及相關證明文件。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民眾多因不熟悉法令規定、計算錯誤或無法提示證明文件等,而遭國稅局予以補稅,甚至處罰。常見列舉可減除成本之5大錯誤態樣提醒注意: 一、以買賣契約總價款申報原始取得成本,而未減除與賣方協商折價或退款之金額。

二、申報購入持分或多筆不動產的相關稅費,誤以收據的總金額申報,未依出售之比例攤計費用。

三、申報購入不動產的代書費、公證費及仲介費,無法提示可供查對之證明文件(如:統一發票、免用統一發票收據或載有收款人身分證統一編號、收款金額、日期及收費細項等資料);或誤以他筆交易支付之費用列入申報。

四、申報購入房屋之裝潢修繕費用,無法提示可供查對之證明文件(如:統一發票、免用統一發票收據或載有收款人身分證統一編號、收款金額、日期及施作細項等資料)。

五、誤將不得列為必要費用減除之項目列入,如房屋稅、地價稅及取得所有權後支付之借款利息等。

稅務專家提醒,民眾計算個人房地合一稅時,應以實際支付金額申報可減除成本,並留意是否將不符規定或無法提示證明文件之成本費用列入,如經查獲,將依相關規定予以補稅,甚或處罰。

新聞來源:地產天下

其他消息

房市新聞

你家變豪宅了嗎?「豪宅」定義又改 財政部祭3招打炒房
財政部打炒房再出新招。針對個人出售2015年12月31日房地合一稅上路前,所取得的舊制房屋,財政部19日宣布三大措施,除調高設算所得額標準1到5個百分點、豪宅獲利率自17%調高到20%,並新納低總價、高單價的小豪宅入列。財政部去年從嚴修正豪宅定義,大幅下修成交金額門檻,今年則在成交總價外,新增每坪成交金額的豪宅定義,等於進一步緊縮,讓每坪單價高、但總價低小坪數高價宅也列管。這也是財政部歷來第三度修正豪宅的定義。

房市新聞

換屋族鬆口氣!央行宣布出售原屋期限由1年延長為18個月
中央銀行於去年9月20日第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為達成信用管制目的並兼顧民眾購屋自住需求資金規劃,已提供實質換屋自住者新申辦第1戶或第2戶購屋貸款(非高價住宅貸款)1年換屋期限協處措施。央行8日宣布,今年隨房市交易降溫,近期民眾反映出售原有房屋時間拉長,或買賣雙方已簽約,買方因貸款須等待銀行排撥,延長交屋期限,致無法於1年內出售原有房屋。考量換屋自住者需求,調整換屋協處措施出售原有房屋期限,由1年延長為18個月,自2024年9月20日以後錄案貸款案件均可適用。

房市新聞

民法下修成年為18歲 土增稅「一生一屋」適用條件需注意差很大
老王長居在屏東市區,並曾幾次買賣房產,也使用過土增稅「一生一屋」優惠,聽朋友說,只要符合自住、設籍等幾個條件,仍有機會再適用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但目前房子已居住6年且設籍,卻登記在女兒名下,今年已滿19歲,因此向稅務人員詢問,是否能再適用土增稅「一生一屋」優惠。

房市新聞

機器人產業來了!柳科議題炒熱 「這兩區」房價狂飆一成
全球掀起科技浪潮,機器人製造聚落即將進駐柳營科技工業區。住商機構統計實價登錄,近期傳出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即將進駐的柳營科技工業區,周邊行政區房價持續走揚,其中新營、六甲房價漲勢突破一成,柳營亦有不小漲勢。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該區過去即屬台南蛋白區域,周邊隨著大盤走勢起漲,加上產業園區效益逐步湧現,致使近年房價逐漸補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