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news

最新消息

台積電1奈米傳落腳台南沙崙 業界:根留台灣的決心

房市新聞

發布日期 : 2025/02/06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萬于甄、林伯驊/台北、台南報導

台積電(2330)最先進的1奈米製程新廠傳將落腳台南沙崙,規劃打造可容納六座12吋廠的超大型晶圓廠(Giga-Fab),藉此放大現有南科先進製程生產聚落綜效,並北接嘉義,南連高雄、屏東等國科會積極推動的科學園區,成為 「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的核心指標投資。


對於1奈米新廠落腳台南沙崙的傳聞,台積電表示,設廠地點選擇有諸多考量因素,該公司以台灣作為主要基地,不排除任何可能。


台積電已在新竹寶山和高雄楠梓興建新廠,作為2奈米生產基地,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內部將台南沙崙1奈米新廠命名「晶圓25廠」。業界解讀,台積電在台灣投資最先進的製程,展現公司完成美、日、德等海外布局後,根留台灣的決心。


台積電在台投資不停歇,未來興建新廠重心將南移,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在主持法說會後受訪時證實此說法。此外,台積電本月中旬的董事會將「遠征」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行,據了解,屆時也可望通過新增屏東投資案。


台積電1奈米廠址撤離桃園龍潭後,其他縣市極力爭取。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感受到嘉義 、台南、高雄和屏東等綠營縣市提出的配合藍圖和整體規畫,尤其高雄極力打造從南科台南園區向南延伸高雄、白埔、橋頭、楠梓等科學園區或產業園區,連接仁武產業園區、和發產業園區再到高雄最南端的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再與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及晶創計畫IC社計中心,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也就是高雄市長陳其邁不斷提倡的「半導體S廊帶」。


台積電1奈米落腳台南沙崙,等於擴大S廊帶的重要性,預料將吸引更多的材料和周邊設備供應鏈投資。


據了解,台積電已向南科管理局提出在台南沙崙設立1.4奈米及1奈米用地需求,這也意謂著六座廠的規畫,初期前三座廠、即P1到P3將作為1.4奈米生產使用,後三座為1奈米。若中科廠能順利交地,中科廠優先列入1.4奈米生產規畫藍圖後,台積電在台南沙崙建廠也可能改為前三座為1奈米,後三座為0.7奈米。


南市府經發局昨日回應,因應廠商建廠需求,南科管理局計畫在沙崙園區新設AI生態科學園區,目前相關土地仍在規畫中,詳細資訊以南科管理局說明為主。


南科管理局指出,沙崙生態科學園區目前依「科學園區新設及擴建園區作業須知」規定辦理可行性評估並徵求民眾意見,將納入民眾意見審慎評估後持續推動。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其他消息

房市新聞

台南市重評房屋稅標準單價 平均調幅為21%
台南市財稅局今日表示,今年不動產評價委員會已於4月底召開,決議各類構造房屋標準單價較108年標準單價表實際平均調幅為21%,這次調升適用今年7月1日以後取得使用執照的新建房屋,既有房屋不受影響。此外,適用新標準單價之房屋裝設電梯不再額外加價課徵房屋稅。

房市新聞

房屋稅減免來了!「囤房稅2.0」快開徵、自住優惠稅率怎計算?新制舊制差在哪?少做1事稅金翻倍
文/李寧】多屋族今(2025)年房屋稅稅金將會很有感,不過,若是自住者則將享有優惠房屋稅率!「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俗稱「囤房稅2.0」)於2024年7月1日正式實施後,將在2025年5月首次以新制課徵囤房稅;想要拿到優惠稅率的人,務必記得要在3月24日前辦理完畢戶籍登記。「房屋稅差別稅率新制」(俗稱「囤房稅2.0」)針對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率從1.2%調降為1%;非自住住家房屋,稅率則從1.5%~3.6%上調為2%~4.8%。「囤房稅2.0」採全國歸戶、全數累進課徵,新制開徵後,將使囤房族、建商等繳納更多稅金,政府期望透過稅率差距,以降低單人持有多屋情形,抑制投資客房產炒作,保障自住權益。

房市新聞

高捷黃線2028能完工?高市捷運局長吳嘉昌:按期程進行
高市議員黃香菽今質詢時強烈質疑,高雄捷運黃線設定2028年完工,但距離現在剩3年多,不敢相信3年能完成全新的捷運,捷運局長吳嘉昌答詢指出,按照期程推動。
黃香菽指出,高捷黃線對市區發展很重要,大家都支持,但至今似乎沒感覺到任何動工跡象,捷運局老是說2028完工,距離現在剩3年,不敢相信一條全新的捷運路線、能在3年內完工。
吳嘉昌答詢說明,高捷黃線仍按照期程進行中,原則上今年底、明年初會陸續動工,還沒發包的部分正等待政院修正計畫,去年8月提報、9月也開過會。
黃香菽要求當場承諾,不要事後又找各種理由說需要延後,吳嘉昌則重申按照期程進行、朝這目標(2028完工)努力。

房市新聞

台南捷運藍線交通部綜規過審!力拚115年底動工、120年通車
台南市府團隊日前赴交通部參與台南捷運藍線委員會審查,交通部並宣布台南捷運藍線綜規經委員會審查同意通過,市府後續將再依委員會所提意見及經費分攤合理性妥適說明修正後提報交通部、並轉呈行政院審查,市府期能於115年底動工、120年通車。